物表消毒前需要清洁吗?

2023-08-02

在各个等级风险区域中,在消毒作业前,需要先进行清洁准备。物表清洁和消毒间有什么关系?

01不可忽视的清洁环节

从本质上说,清洁是通过物理方式达到去污的过程。与此同时,配合清洁工具,足够有效的清洁也能起到低水平消毒的效果。

若物体表面留有患者的体液、血液、排泄物等污染物,在消毒之前需要另外进行清洁工作。“清洁”这一动作,不仅可以去掉表层的污染物,同时也可以一并带走居留在物体表面的除病原菌之外的大多数微生物。

虽然清洁工作不能杀灭病原菌,却能使病原菌处于“裸露”的状态,而这对帮助消毒剂发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有研究表明,污染物质、特别是有机污染物附着在物体表面,是为表层的微生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防护层,导致后续的消毒质量下降。

为了保证消毒剂的使用效果,首要应使消毒剂充分与病原菌接触。因而,针对有较多污染的表面,消毒之前的清洁工作是促进消毒剂发挥出其应有的杀菌作用的重要环节。

与此同时,当污染物存在于物体表面,污染物还会与消毒液相中和、减低消毒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降低它的杀菌消毒能力。

总之,清洁工作不单单是清理物体表面微生物的初始准备,同样是于后续消毒工作来说的品质保障。


02清洁消毒可以一步实现吗?

在《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中提到,在手术室的环境物表清洁消毒中,对于少量(<10ml)的溅污,可以使用消毒湿巾直接擦拭,实现清洁消毒一步完成。

当然,若出现了面积较大、较多的污染物,就不可直接使用湿巾擦拭了,需先对污染物进行吸附或清洁之后,再额外消毒作业。

手术室属于高度风险区域,而对于其他中、低度风险区域而言亦是如此。

在使用湿巾清洁病房和诊疗区域时,应牢记清洁顺序: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严重污染。

对易受污染的物体表面,按照“由洁到污”的顺序,先擦拭接触相对较少的物体表面,如饮水机、电视机、电视柜、输液架等;再擦拭经常接触的床旁桌、床头、床尾、床栏等,并消毒。


分享